听话丛台

听话丛台朗读

有客新从赵地回,自言曾上古丛台。

云遮襄国天边去,树绕漳河地里来。

弦管变成山鸟哢,绮罗留作野花开。

金舆玉辇无行迹,风雨惟知长绿苔。

译文

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,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。

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,白云绵绵,飘在襄国上空;繁茂的绿树顺着张恪弯曲的河道蜿蜒而来,经过丛台的脚下;

丛台上却丛台上,山鸟啼鸣,野花盛开,绿苔遍地,一片荒芜。

早已看不见当年金舆玉辇来往的痕迹,只有在风雨的见证下不断生长的绿苔。

注释

听话:听人论事 ; 丛台:在今河北邯郸市内。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(前325—前299)为阅兵和歌舞而筑。

襄国:古县名,位于河北邢台西南。该句又衍“云遮襄国无边尽”。

漳河:位于邯郸市南方。该句又衍“树绕漳河掌上来”。

弦管:管弦乐器,代指音乐。

舆:车,亦指轿子 ;辇:用人推挽的车。秦汉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车;金舆玉辇:此指赵武灵王宠爱的惠妃,常携其登台玩乐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潘百齐著。《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》.天津:河海大学出版社。1989年版。第9页

听话丛台创作背景

  此诗约作于任职京师之时,具体时间不详,是诗人听友人谈论丛台而作。 

参考资料:

1、缪钺 ,张志烈主编.唐诗精华:巴蜀书社,1995.06:第779页

李远

李远,字求古,一作承古,夔州云安(今重庆市云阳县)人,大和五年(831)杜陟榜进士,官至御史中丞。李远善为文, 尤工于诗。 常与杜牧、许浑、李商隐、温庭筠等交游, 与许浑齐名, 时号 “ 浑诗远赋”。 ...

李远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此地求沿革,当年本合并。林岚陪禁近,词庙仰勋名。

水榭分还壮,云廊改更清。诸公齐努力,谁得似桐城。

()

台教源流远,高明绍梵音。扶桑红日近,华顶白云深。

清磬度山翠,黄花匝地金。三乘示方便,万法总惟心。

()

散木岂无用,散人何可羁。树来广莫野,看到逍遥时。

朝市甘抛弃,烟霞足护持。高风千载上,谁嗣考槃诗。

()

当代推词伯,如公思独玄。明霞归远渚,孤月出高天。

鲁壁存经旧,汉宫作赋先。苍茫辞阙下,洒落向江边。

()

潦倒一枝筇,逍遥十里松。偶逢犊鼻叟,同听石溪钟。

骤雨不出谷,晴云隐乱峰。忽然残照起,犹见金芙蓉。

()

湖流曲折夜生潮,水国微茫乐事饶。红叶影飘钟出寺,寒鸦声起麓归樵。

悬知别后情千缕,且复尊前醉一瓢。莫讶严城笳鼓急,峰头白鹤正相招。

()